昨天上午十点,我馆“美术进校园”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河西区闽侯路小学,与六年级的师生们一起分享桥梁之美。课程刚开始,同学们踊跃发言,从“九河下梢天津卫”的由来,到河上一座座壮美的桥梁,天津桥梁建设的美好在课堂中细细呈现。以对开式开启的解放桥、升降式开启的海门大桥、平转式开启的金汤桥等为代表的开启桥,不仅是天津桥梁的骄傲,更是全国乃至世界开启桥历史上的重要代表。
紧接着,主讲老师将大家的视野进一步发散,从二战期间英国工程师唐纳德·贝雷设计的“倍力桥”到我国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引导同学们观察桥梁的设计和发展变化。直到引出本次课程的主角——中国的木拱廊桥。木拱廊桥拥有强大的摩擦力和支撑力,从古代聪明的中国人发明至今,仍在闽浙交界的深山古村落中使用。它的构建原理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天才发明家达·芬奇所设计的桥梁手稿十分类似,却早了至少300年。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主讲老师现场演示了木拱廊桥的搭建方式,引来同学们一阵惊叹与欢呼,几个好奇的小朋友还站在木构架上亲身感受它的承重力。
课堂最后,同学们两两一组,用小木棒尝试搭建迷你型的木拱廊桥。精彩的课程在孩子们的动手体验中接近尾声,希望我们的课程能激发同学们对于家乡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美不仅在美术馆中,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都可以是美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