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上午,天津美术馆迎来静海区瀛海学校小学部四、五年级师生参观“刀耕墨染 救亡图存——天津博物馆馆藏版画展”、参与版画拓印活动,并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主题为《一个两万五千里的奇迹》的生动的中小学博物馆示范课。

新兴木刻版画因其取材简便、顷刻能办的特点,以及可以广泛复制的传播属性,在战争年代,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凝聚人心、救亡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见证着火热的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变革;进入新时期,又作为国家前进步伐的有力注脚,彰显时代风华。师生们沉浸在一幅幅红色版画所勾勒出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征程,感受着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又通过拓印的方式,体会到版画无穷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中小学博物馆示范课的课堂上,我馆志愿者——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悦然同学首先用一首红歌《十送红军》引出本节课主题,并通过视频和长征路线图为师生们介绍了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然后,王老师带领大家对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进行细致的学习,以这首诗为线索,引导同学们欣赏了画家靳尚谊创作的《送别》、傅抱石创作的《强渡大渡河》、李可染创作的《长征》、艾中信创作的《红军过雪山》等共和国经典美术作品,并重温了湘江之战、飞夺泸定桥战役、《丰碑》等长征路上的峥嵘岁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深刻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讲解部分结束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了“战士的小布包”。最后,王老师以《丰碑》中的一句话结束了本次课程:“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会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