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丽)作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三馆联动,积极应对夏日酷暑和人气爆满的双重考验,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开设主题展览、举办特色活动等,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参观体验。天博三馆于7月至8月暑假期间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20%,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50%以上。五湖四海的观众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探索历史、感受文明、体验文化,共享文博盛宴。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品牌,天博三馆深挖馆藏文物内涵,暑假期间推出了一批兼具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的主题展览。观众们在“大风起兮——张大千及大风堂艺术展”中领略大千先生多变的绘画风格,感受“大风堂画室”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貌。在“耀世奇珍·国家宝藏特别季”中,“常宝堃日记本”首次亮相,观众们慕名而来,致敬革命先辈。推出的“千年瓷韵 淬火融光——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邀请观众走进展厅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瓷器之美和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天津美术馆“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全面展示了布达拉宫建筑、唐卡、造像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为炎炎暑日注入一抹来自雪域的清凉。
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方面,天博三馆暑期推出了90余场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 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观众的需求。除了为小朋友们准备的精彩活动,天博还贴心地为青年朋友打造了“青年周末学堂”。课程中包含文化讲座、非遗传承手工体验、新手作课程、国画、素描美术课程等,让大家在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博物馆里学习传统文化,体会工匠精神,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传承李叔同“美育”思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暑期还特别推出了寓教于乐的“漆”彩飞扬主题社教文化体验活动,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讲解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一道桥梁。暑期里,天博讲解员们面向广大观众提供专业化讲解600余场。围绕“布达拉宫”特展,暑假期间,天美志愿者团队累计讲解300余场,服务观众近5万人次,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前台服务、展览讲解、“行走的美术馆”等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做好文化的传承者、文明的践行者,让艺术更具温度,让文化更加温暖。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员始终坚守在一线,详尽地向观众介绍李叔同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讲述天津这片热土对于李叔同的生命摇篮意义和人生奠基的作用。
近日,天博三馆精心策划的系列暑期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金秋时节,他们将继续挖掘馆藏资源,推出精品展览,围绕教师节、“中秋”“重阳”等节假日,举办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系列活动,让更多人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